10年来,他穿林海、踏山谷、上高原、趟戈壁,完成一项又一项挖掘金矿、勘察地质等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90后战士刘波用热血书写青春 刘波是遂宁大英人,从这名“90后”战士的脸庞上,你很难看出今年已是他入伍的第10个年头。 当了10年钻探兵,从17岁到27岁,刘波把他的青春留在了祖国的山山岭岭。10年来,他从一名稚气未脱的新兵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地质野战军战士,以遇难不退、遇险不惧、遇苦不怕的精神,穿林海、踏山谷、上高原、趟戈壁,完成了一项又一项挖掘金矿、勘察地质的艰巨任务,展示了遂宁籍新生代军人的风采。 “不管条件多艰苦,一定要完成钻探任务!” “钻探就是睁着眼睛干闭眼的活。”刘波的兵种为他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武警黄金部队。 2009年,因为在新兵训练营中表现突出,刘波被吸纳进入武警黄金部队某省军区承担钻探工作。从此,他便开启了不一样的军旅人生。 被誉为地质野战军的武警黄金部队,主要由基建工程兵整编组建,后转隶武警,前后承担了黄金地质勘探、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维稳处突等任务。刘波在部队承担的主要工作就是黄金地质勘探与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说直白点就是与钻探机为伍,把钻探机下到深达千米的地下。当刘波和战士们把采集到的矿石样本送到各支队的研究所后,所有化验结果汇总起来,就是黄金部队的找金成果。这些成果连同勘探图纸都要上报,再由国家统一协调开采。 “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与神圣的使命感,在钻探任务中将度日如年。”刘波说,常常是天还没亮,就带着装备向深山老林进发,工作周期从每年3月持续到第二年11月,一个任务接着一个任务,阵地往往在人迹罕至的林海、山谷、高原、戈壁中。 个人三等功,武警上士警衔,这样一个特殊的兵种,如果没有特殊贡献或战功,很难体现在一个年仅27岁的军人身上。刘波凭借的,正是他在钻探领域高超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 “应上级命令,我们要在6个月内把钻机下到地下4000米的深度,机器和人基本每天24小时连轴转。”回忆起2013年在某省的一次任务,刘波至今记忆犹新。他说,钻机一开动,就好比子弹射出,不能停歇,直至抵达钻探任务所需的深度。而当时的某省酷暑难挡,工作异常艰难,为了尽快完成任务,作为班长的刘波把钻探班调整成4个班次每天循环,不管白天黑夜总有战友和钻机并肩战斗。为了不耽误时间,作业期间哪怕他和战友们极度疲倦、汗流浃背也不敢休息,始终盯着液压仪有无异常反应,生怕打盹时发生卡钻,贻误工期。那次任务,刘波带领钻探班在高强度的工作中“枕戈待旦”,每月把下探深度推进至500米,最终超深度并提前完成了钻探任务。 “每当听到金矿成功发掘的消息,都感到所有辛苦都值得。”刘波说。也正是凭借这股不怕苦、不怕累的劲儿,10年钻探兵生涯,刘波出色完成了每一次钻探任务,并于2016年荣立个人三等功。 “钻探工作必须习惯与孤独为伍,受伤是家常便饭。” 刘波说,工作中受伤几乎是家常便饭。当被问是否怕过,刘波说:“有些任务怕受伤、怕吃苦,就不能完成了。” 2009年,刘波第一次在师傅的带领下下井。当时,首次执行钻探任务的刘波在高强度工作下身体已经有些吃不消。在抵达钻探深度探取岩芯时,他一不留神取样内管陡然从手中滑落,上百斤的内管瞬间擦着刘波的大脚趾重重落地,当即掀翻了他的脚趾甲。忍着剧痛,刘波坚持完成取样,抵达地面后才简单处理伤口。 除了受伤,寂寞也是钻探兵的“硬伤”之一。 在几乎与世隔绝的驻地,战士们的业余生活十分单调,闲时只能打打扑克、聊聊天。刘波告诉记者:“习惯就好了,有些矿区在森林,可以看星星看月亮,有些矿区条件好点,在征得同意后,还可以用驻地电话给家人报报平安。” 2014年,刘波受命调入西藏某军区,因工作出色且经验丰富,他再度承担了地质勘探采样工作,依旧是与钻机、岩石作伴。 如今,年轻的刘波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他看来,既然穿着这身军装,就必须在接到命令之时,毫不犹豫地收拾行装,开赴下一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