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评论员
做好民族地区工作,一直是全省大局的重中之重。日前召开的全省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工作座谈会,深入研究、系统部署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体现出省委进一步推动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考量,传递出积极而鲜明的信号:抓好这项工作,是事关全省大局的战略之举,是事关同步奔康的根本之策,是事关民族地区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长远之计。
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贯穿着两个重大而关键的元素,一个是生态环保,一个是全域旅游。二者既相互关联、相互依托,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一方面,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生态资源,为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打下了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加快全域旅游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有利于进一步保护好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巩固其生态优势。将民族地区生态环保与全域旅游结合起来,一体推进、同步发展,抓住了民族地区未来发展、长远发展的根本,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
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是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有力举措。
总书记反复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并对长江经济带沿江各省市提出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明确要求。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凸显了搞好生态环保的极端重要性。四川地处长江上游,甘孜、阿坝、凉山等民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缘、长江和黄河源头地区,是重点生态功能区。抓好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工作,防止水土流失和河流污染,让母亲河永葆青春与活力,无疑是四川肩负国家使命、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具体体现。
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立足我省民族地区实际,坚定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必然要求。党代会作出了加快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的战略部署,“美丽四川”必须“绿色打底”,良好的生态环境无疑是重要内涵。对于我省民族地区而言,优势在于自然生态优良、绿色资源富集,但也面临生态环境脆弱、贫困量大面宽等困难与挑战。因此,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决打牢生态本底,搞好生态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在生态环保与全域旅游的良性互动中,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推进民族地区生态环保及全域旅游发展,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放大民族地区独特优势的重要抓手。当前,旅游业发展已进入全民旅游、个性旅游为主的新阶段。只有适应市场变化、对接需求升级,才可能赢得竞争、实现发展;只有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特色化的优质旅游产品,才可能吸引游客,赢得市场。事实上,我省民族地区具有的绿水青山、蓝天净土、特色文化、民族风情等禀赋,就是最独特的资源、最亮丽的风景。通过发展全域旅游,为人们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特色旅游产品,不仅能实现民族地区产业调整升级,也有利于各族群众脱贫致富,进一步筑牢民族地区和谐稳定的坚实根基。
以全域旅游为战略抓手,在生态保护中实现绿色发展、生态富民,这不仅是对民族地区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认识的深化,也是对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重塑、发展能力的升级。我们务必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奋力开创民族地区全域旅游发展的新局面!